苗栗虎山步道全長的問題,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。 我們找到下列活動行事曆和玩法的資訊懶人包

苗栗虎山步道全長的問題,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,推薦天下雜誌人文出版部寫的 浪漫台三線款款行:行腳。樟之細路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。

另外網站苗栗泰安虎山(虎子山) - 小恐龍遊記相簿也說明:過吊橋後經由木棧步道進入攻頂發起線。 登虎山及下往水雲瀑布的岔路口,右下循木棧步道可下往汶水溪至水雲 ...

亞洲大學 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童秋霞所指導 王雪卿的 登山健行之休閒效益與體驗價值─以大坑步道為例 (2020),提出苗栗虎山步道全長關鍵因素是什麼,來自於登山健行、休閒效益、體驗價值。

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葉俊麟所指導 柯一青的 精神醫療機構建構生態療癒(育)文化園區之研究—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例 (2020),提出因為有 精神醫療體系、去機構化、復歸社會、鄰避效應、場所精神、地方認同的重點而找出了 苗栗虎山步道全長的解答。

最後網站20201212 [苗栗泰安溫泉]陡度堪比畢祿山的虎山則補充:起點在泰安溫泉區停車場,H575m,距虎山山頂高度落差917公尺,步道單程4.5公里,來回9公里。 前面3.5公里,爬升500公尺,算是緩坡,很好走,但自7號救援樁 ...

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:

除了苗栗虎山步道全長,大家也想知道這些:

浪漫台三線款款行:行腳。樟之細路

為了解決苗栗虎山步道全長的問題,作者天下雜誌人文出版部 這樣論述:

  從挑鹽古道到悠活步道、從內山樟腦到柯達底片、從一心二葉到茶庄滿路,建置一條有傳承、有底蘊、有故事,結合自然人文的慢活中軸線,400公里蜿蜒山林細路曾是通向偉大航道新起點。從古道出發,接軌國際,跟世界超連結。150公里台三線,是台灣最被低估的浪漫。   台三線上多條綿密古道Raknus Selu樟之細路,是與台南山海圳、北部淡蘭古道並稱三大國家綠道。Raknus是原住民稱呼樟的用語,Selu是客家話「細路」的拼音,意思是小徑,Raknus Selu樟之細路不僅是一條族群合作共生的國家綠道,也是台灣通往十九世紀大航海時代、與世界超連結的捷徑!樟腦是底片、香料、火藥、防腐劑

的原物料,曾是重要戰略物資,當年台灣樟腦穿越台三線上長達四百公里蜿蜒綿密的古道,從大漢溪匯集至大稻埕,送到世界各地。   本書挑選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台中四縣市客庄中的十五條大眾化古步道路線,其中即涵蓋部分樟之細路,可充分感受客庄歷史人文風情,以及客家先民的堅忍拓墾精神。無論健身行腳、親子同遊,玩賞古道,就從這本書開始!   名人推薦  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  李永得

登山健行之休閒效益與體驗價值─以大坑步道為例

為了解決苗栗虎山步道全長的問題,作者王雪卿 這樣論述:

大坑登山健行活動普遍受到大眾歡迎,台中市政府特別重視大坑風景區之旅遊品質,故本研究著手探討大坑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效益與體驗價值,以大坑步道登山參與者為調查對象,其計發放356份問卷,無效問卷共38份,有效問卷共318份,有效回收率為89%。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、獨立樣本t檢定、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Bonferroni事後比較法、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等進行資料分析。本研究結果顯示,受訪者以女性及已婚者為多,年齡以31-40歲與41-50歲為最主,教育程度為大學最多,職業為工商業為多數,同行者以家人為主,參與次數以每月1次為最多。大坑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效益以「生理效益」為主,其中以可以增加心肺功能

為主要效益。在體驗價值上以「投資報酬率」為主,其中以大坑步道讓我付出的體力很值得為主要價值。不同職業、教育程度、同行者、登山次數之大坑參與者在「休閒效益」構面達顯著差異。不同職業、同行者之大坑參與者在「體驗價值」構面達顯著差異。大坑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效益與體驗價值二者間具有顯著正相關。本研究建議台中市政府可規劃適合夜間登山路線,對於年青人、怕白天曝曬或喜愛夜景者也能夠登山健行,達到放鬆身心,鍛鍊身體休閒活動之新選擇。對於後續研究者可納入「不同時段」與「不同路線」變數來分析是否具有差異性。

精神醫療機構建構生態療癒(育)文化園區之研究—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例

為了解決苗栗虎山步道全長的問題,作者柯一青 這樣論述:

摘要  在臺灣的精神醫療體系規劃中,層次上可以看到有明顯的界分,除對「人」在醫學上的精神症狀分類外,精神衛生法也將精神病患生活空間環境定義界分為「社區」(community)與「機構」(psychiatric institution)。然而這兩類空間其實並非是絕對的對立面,反而更可能是息息相關。在去機構化(deinstitutionalization)的運動影響下,普遍希望能讓慢性精神病患經過再社會化(resocialization programme)的復健後可以「復歸社會」(social reintegration),但因種種因素的影響下,執行上仍有一定的困難度。而精神醫療機構長期以來本

就被認為是提供精神病患與社會隔絕的空間,故精神醫療機構常因受到「鄰避效應」(Not In My Back Yard,NIMBY)影響,只能選擇設置於較遠離都市的之邊陲區域(peripheral area),但多也因此始基地內擁有許多自然生態資源。當現代人因社會快速變遷下,普遍工作壓力大更加上與自然生態接觸的匱乏,以致產生許多精神上的相關疾病,民眾除應有精神衛生的正確觀念外,更應有可以抒發心理壓力的療癒(育)環境,而這些都需要以跨領域(interdisciplinary)的方式來思考與規劃。本研究擬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主要基地,探討精神病患的治療空間與周邊生態環境狀況,更試圖從其他精神醫

療機構與各種論述中探討可能的規劃方向。精神醫療機構本就屬於較為特殊的醫療產業,期望利用基地獨特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,結合歷史、藝術及自然環境等來建構完整精神照護與生態療癒(育)園區,並可在建構後可協助重新塑造精神醫療機構的場所精神(spirit of place)、地域(local)定位與生態療癒觀念,並迎接新的地方認同(sense of place),讓精神醫療機構社區化,擺脫過去令人恐懼的瘋人院污名及感受。